當前位置: 首頁 ? 資訊 ? 科普博覽 ? 生活百科 ? 正文

辟謠 |“食物酸堿平衡論”有科學依據(jù)嗎?
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9-14??來源:人衛(wèi)健康??作者:張丁 張書芳??瀏覽次數(shù):1086
放大字體??縮小字體
核心提示:在化學研究中,食物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,其分類是按照食物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性質而定的。如果食物灰分中含有較多磷、硫、氯元素,溶于水后因酸性陰離子占優(yōu)勢而呈酸性;如果食物灰分中含有較多的鉀、鈉、鈣、鎂,則呈堿性。這種分類主要用于區(qū)分食物的化學組成。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食物進入人體后,會經(jīng)過消化吸收和復雜的代謝過程,形成的代謝產物有酸性

在化學研究中,食物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,其分類是按照食物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性質而定的。如果食物灰分中含有較多磷、硫、氯元素,溶于水后因酸性陰離子占優(yōu)勢而呈酸性;如果食物灰分中含有較多的鉀、鈉、鈣、鎂,則呈堿性。這種分類主要用于區(qū)分食物的化學組成。
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食物進入人體后,會經(jīng)過消化吸收和復雜的代謝過程,形成的代謝產物有酸性的、堿性的,還有中性的。盡管人體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和堿性代謝產物,但正常人體具有完整的緩沖系統(tǒng)和調節(jié)系統(tǒng),具有自我調節(jié)酸堿平衡的能力,血液的酸堿度就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的結果,健康人血液的酸堿度(pH)恒定保持在7.35到7.45,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改變,除非在消化道、腎、肺等器官發(fā)生疾病造成人體代謝失常,才有可能會受到影響。遵循多樣和平衡的飲食原則,使人們在享受豐富食物的同時,能汲取充足且合理的營養(yǎng),沒有必要顧忌“酸性”還是“堿性”。

文獻檢索未見因為日常攝入食物不同引起健康人血液pH改變的研究資料,也未見到因為血液pH變化而致有關慢性病增加的科學證據(jù)。近年來的一些文章中,有關食物酸堿性質的宣傳主張“要注意酸堿平衡”,并且特別強調酸性食物對健康的危害。這些宣傳在我國居民中造成了很大影響。從營養(yǎng)學角度來看,這些說法缺乏科學依據(jù),因而不值得提倡。

“食物酸堿平衡論”宣傳“谷類、肉類、魚、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,引起高血壓、高脂血癥、糖尿病、腫瘤等慢性病的發(fā)生;蔬菜、水果屬于堿性食物,能糾正酸性體質,防治慢性病”。實際上,蔬菜、水果能預防上述慢性病的發(fā)生,是因為它們產生的能量低,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元素、膳食纖維及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,而不是所謂的“堿性”作用。按照“食物酸堿平衡論”,如果糾正“酸性體質”就可以預防慢性病,那么每天服用小蘇打(碳酸氫鈉)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?顯然,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。
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強調“食物多樣,合理搭配”,建議“多吃蔬果、奶類、全谷、大豆”,還提出“適量吃魚、禽、蛋、瘦肉”,都是根據(jù)近年來營養(yǎng)學的研究成果,為改善中國居民營養(yǎng)狀況而提出的膳食措施?!笆澄锼釅A平衡論”將魚、禽、蛋和瘦肉等食物都歸類為“酸性食物”,使廣大居民在選擇食物時處于無所適從的境地。上述食物都是人體能量、蛋白質、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主要食物來源,缺少了這些食物,就必然造成居民營養(yǎng)素攝入不足或缺乏,如此則兒童的生長發(fā)育和成人的營養(yǎng)狀況將無從保證!

總之,人們應遵循多樣和平衡的飲食原則,在享受豐富食物的同時,可以汲取充足且合理的營養(yǎng),沒有必要顧忌“酸性”還是“堿性”。

內容來源: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出版《國民營養(yǎng)科普叢書——常見食品安全問題》

本書主編:張丁 張書芳

責任編輯:張兆都

?
?
[ 資訊搜索 ]? [ 加入收藏 ]? [ 打印本文 ]? [ 違規(guī)舉報 ]? [ 關閉窗口 ]

免責聲明:
本網(wǎng)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、企業(yè)機構、網(wǎng)友提供和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公開資料等,僅供參考。本網(wǎng)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、觀點保持中立,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如果有侵權等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。



?
?

?
推薦圖文
推薦資訊
點擊排行
最新資訊
友情鏈接 >> 更多